Search


《進出場的進階思考》其2

「如果不在當下停損,要如何限制虧損擴大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《進出場的進階思考》其2

「如果不在當下停損,要如何限制虧損擴大?」
「停損出場是根據虧損,並非獨立?」
「這都是事後論?」

-\-\-

我們永遠不知道走勢圖的右邊是長甚麼樣子,可以先參考這篇文章:
《績效回測》http://ppt.cc/AvGO

我必須說,這個概念在過短的時間架構下無法運作,理由是你沒辦法把已經夠小的「平均持有時間」再切得更細。
但如果不是這樣,就可以思考下一個問題,
早一點進場,和晚一點進場,有什麼差別?

「如果一個策略會因為早一點進場,晚一點出場而出現異常,那這個策略還算是「穩定」的策略嗎?」

同理在停損上也是一樣,晚一點停損,等待市場確認,是將點延伸至面,取得更多的資訊做判斷,而不是把策略單純建立在價格上,然後無謂的承受市場衝擊。
停損的目的是避免損失無限制的擴大,嚴格執行停損,是建立在克服人性害怕承認損失的基本條件,所立下的規則。但目的到頭來很簡單,就是限制住虧損。

試問,虧損會因為晚一點或早一點出場,就沒有被限制住了嗎?我們可以設計一個出場點,讓我們知道最大虧損會在哪裡,但這個設計並沒有意義,它只與資金有關,卻與市場一點關係也沒有。市場並不會因為停損設在2%或3%就因此有任何改變。
停損出場後,策略的進與出看似是有關聯的,它的關聯建立在你的停損上,但如果這停損是根據資金而非市場來設計的,那它與市場顯然就是獨立關係。既然是獨立關係,從市場的角度,這個出場與它的進場就個別是兩件獨立的事。

如此一來,只是給予我們的部位與市場一個「強迫性的關係」,這樣正確嗎?
再者,並非出場後,市場就與策略無關了,

「不交易也是交易的一部分」

停損出場後,後面的走勢看似已經與策略無關,但事實上那也是策略的一部分,只是用停損強行切開,試問,若後來市場說明你正確,你的停損出場方式會幫你重新進場嗎?

建立策略時,若考量到這一點,就能為你的策略帶來更豐富的色彩。
策略為何要簡化,不是為了簡單,而是為了建立這種複雜的層次關係,所以每一層次必須要簡單。

這是事後論嗎? 從事後來看,我們並不知道,價格是否會無限延伸下去,但如果價格無限延伸下去,你的反向訊號卻沒有出現,那顯然是你的策略有問題。
另一種情形是,即便反向訊號出現,也太遲,這之中已經造成了龐大的虧損。這時我們仍須考量其他種停損方式,由點至面的思考這時就派得上用場。但是這種龐大虧損,絕非是因為「晚一點」出場而產生,得到確認的部位,長期來說事實上更具優勢。
所以,是不是事後論,根本沒有影響,因為這種規劃也只是策略的一部分。


原文:
《進出場的進階思考》http://ppt.cc/ftqw


Tags:

About author
最好懂的投資理財入門教學
用最簡單的方式幫你學會投資理財 Copyright © Mr. Market
View all posts